约3980个字。
《风筝》课堂实录1
引领者:兰国祥班级:金竹中学七(2)班预习要求:读五遍,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课时
学生两分钟讲故事(这是课前语文活动)
一、忆风筝,说心情
1、师:同学放过风筝吗?让大家分享你放风筝的心情吧。
生:我放风筝时老是担心风筝会坠落下来。
师:同学们,包圣燊刚才有个词用的很好,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听出来了。坠落。
师:是呀。我们一般人都只会用“掉下来”。坠落既能形象表现风筝落下,又能准确表现心理变化。
生:风筝放久了,我会感觉很累的。有时候风筝挂在树上,很麻烦的。
生:放风筝的时候,看到风筝飞高起来了,心里很高兴,要是飞低了,心里就很担心。
师:看来李勇放风筝的心情随着风筝的飞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呀。今天我们还要一起去和鲁迅先生聊聊关于风筝的话题,看看鲁迅想通过风筝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加词语,说理解
2、师:下面就让我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的“风筝”,并思考一下每一处提到的“风筝”我们可以分别添加怎样的修饰语,使它成为一个“的风筝”。
生读、画、思,师巡视。
(7分钟后,同桌之间交流。)
⑴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我先来一个:第三段中有个“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在这个风筝之前加“嫌恶”,因为我以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⑵生:第一段“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我在这风筝前加“在北京冬季”。
师:其他同学在这个风筝之前有不同的加法吗?
生:孤单的风筝。
师:你为什么说是孤单的风筝?
生:因为在它前面有“一二”,而且后面还有一句“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哦,才这我们是感觉到了这个风筝有点孤单。那么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呢”?
生:因为放风筝一般都在春天,但是“我”看到的是在北京的冬季,所以感到惊异。
师:说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的风筝。
⑶生:第七段中“送他风筝”,我认为这是“我送他的蝴蝶风筝”
师:你把他送的是什么风筝都想出来了。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因为小兄弟的蝴蝶风筝被“我”踏扁了,“我”心理很内疚,所以我想再送一个蝴蝶风筝给他。
师: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填,很好。在这里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小兄弟想得到的风筝
师:在这个时候,“我”给什么风筝,已经不重要了,因为……
生:他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
师:难道有胡子了就不能送风筝了吗?
生:不是。
师:那是为什么?
生沉默。
师:“我”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想到要送小兄弟风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