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30 6:37: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50个字。

  《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
  雨叶凌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
  2、学习体会文中采用的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累死海的地理知识,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分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导入小实验的实验器具:盐水、清水、烧杯、鸡蛋
  2、教师收集死海的相关资料,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3、预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意识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注意看,把一只鸡蛋放到一杯普通的水里,你看到了什么?(鸡蛋沉到了水底)。这里有一杯被施了小法术的水,现在,我把鸡蛋放入,你看到了什么?(鸡蛋浮在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哪位同学知道我施了什么法术?(这是一杯浓度足够大的盐水)看来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路,看看这“海”为什么冠之以“死”字,既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呢?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文体特点
  2、学习体会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说明]运用多媒体展示目标,抓出关键词语,以红色加着重点的形式展现,便于学生快而牢固的把握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和方向,以达到指导学生全程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1、死海有什么特点?
  2、试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
  [结合上述问题速读课文,自我感知,因为学生较好的预习了课文,同时所设两个问题难度很低,紧贴课文基本内容,稍做小组讨论交流,即可让学生举手回答。引入竞争机制,从该环节开始每答对一题可得10分。学生可自选题目,积分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积极性,发展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生1:第一段告诉我们死海具有“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的特点,第二段告诉我们死海具有“人在其中不会下沉”的特点。
  生2:我认为死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第四段告诉我们的“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如果没有这个特点上面两个特点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我认为这才是死海的本质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