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听课记录(余映潮主讲)
- 资源简介:
约8120字。
《走一步,再走一步》听课记录(余映潮主讲)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四、教学难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八、教具:写好名言的小黑板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积累,开拓视野
1.教师出示名言,学生齐读背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享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找一名学生读“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学生领读,老师纠正。
训诫(xùn jiè) 耸立(sǒng lì)迂回(yū huí)
凝视(níng shì)啜泣(chuò qì)纳罕(nà hǎn)
瘦骨嶙峋(lín xún)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小心翼翼(yì yì)
2.老师点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并造句。
例:心惊肉跳、啜泣、头晕目眩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从文中找出。
2.从这一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段落上?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提升一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多角度解读:也可以悟出课文另一主题——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以上这些问题是从整体感考虑的,还可以生发出一些小问题。
老师点拨:
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