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阅读公开课《风筝》教案
一、授课时间:2002年12月27日
授课地点:荣山中学多媒体网络课室
授课教师:李剑雄
二、《风筝》的基本分析:
⒈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理想教材。
⒉本文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鲁迅作品,正好借此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设想:
⒈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学会阅读要从质疑开始,联系语境探究疑难。
⒉拟借助多媒体网络,实现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式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
⒊拟借助多媒体网络,以“双主教学”、“生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主人翁”教育模式为借鉴,采用“明确目标,整体感悟——重点阅读,适时引导——知识积累,强化训练”的网络阅读模式进行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课件的结构与授课的步骤拟如下进行:
⑴全课共分为三大部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外扩展。第一课时主要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关于《野草》、《风筝》、字词学习、全文阅读;第二课时由教师指引,让学生开始进行合作探究,内容包括文句探究、主题探究;第三课时先是继续由教师指引,让学生完成合作探究,内容是对比阅读,接着让学生进行自主课外扩展,内容包括走近鲁迅、走近潍坊。而无论哪个部分,只要学生点击课件中的“鲁迅”图标,就可以得到引导或帮助。
⑵每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内。由教师指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按组分派阅读任务;考虑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参差,对于问题的探究,拟以先口头研讨再自选同学向虚拟校园讨论区发帖共阅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