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记录》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500字。
《日志记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日志和记录的性质和种类,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2.了解并掌握日志和记录各自的构成要素及写作要求。
【教学重难点】
1.格式掌握。
2.语言风格掌握与应用。
【学法指导】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本次课堂具体设计如下:先带领学生将课本上的基础性知识做通览,其中会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做出讲解;重点学习在学生现在及将来生活中极可能应用到的会议记录、电话记录。
理论知识教学和课堂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为现代人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解决问题、互通情况必不可少的工具。同学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要接触到种种应用文写作,所以现在我们身在校园,就必须掌握这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
今天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几种同学们将来可能会用到的应用文。它们是:会议记录、电话记录。
二. 记录
1.记录的概念和作用
把别人说的话用文字记载下来,就叫做记录。注意:日志虽然也可称为记录性文字,但它指的主要是纪实,还不能称为公文;记录的纪实主要指的是“记下别人的话”,它往往可以起到公文的作用。
记录的分类
会议记录、报告记录、采访记录、电话记录、交往记录。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首先,会议纪要是行政机关公文,而会议记录是机关单位内部用于记录会议发言的事务文书。其次,会议纪要的内容是经过会议通过的有关事项,而会议记录则是会议的忠实记录,反映了会议的全过程,是会议纪要的原始材料。因此,会议纪要比会议记录更加精炼,所涉及的事项大都带有倾向性,对实际工作更有指导和沟通的作用。
会议记录一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会议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会议名称、开会时间、地点、出席人、缺席人(必要时在缺席人后简略交代缺席原因)、列席人(不是会议正式人员,是由于工作需要而被邀请参加会议的人)、主持人、记录人,第二部分,记录会议的内容。这是会议记录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可以按照发言人的先后顺序来写。这一项包括主持人的讲话,与会人的发言和会议决议等。其中决议部分,要记详细,必要时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