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艺术化语文教学研讨课之三:《悠悠楠溪,翩翩童谣》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160字。
浙江省艺术化语文教学研讨课之三:《悠悠楠溪 翩翩童谣》课堂实录
执教人:陈海光
时间: 2010年9月27日上午第一节
班级:永嘉十一中某班
师:我们中国有句话叫“一回生,二回熟”,那我们就(“熟一熟”吧)!而且有些同学说“相当熟”,“相当”两个字我感到非常温暖。今天,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生听。)
师:大家听的时候,觉得这个算什么?
生:温州童谣。
师:温州童谣,对不对?有同学说是“本地话”,我们认为非常对,那么,要说“本地”,我们现在在哪里?
生:温州。
师:温州。范围再小一点,我们称之为——
生:永嘉。
师:再小一点——
生:上塘。
师:老师想,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母亲河,大家说,什么江?
生:楠溪江。
师:所以老师把这些童谣称之为——
生:楠溪江童谣。
师:(板书)楠溪江的童谣。大而唤之,称之为温州的童谣。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在此之前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楠溪童谣?老师随便(问几个同学)……
生1:没有。
生2:有。
师:老师再追问一下,在什么时候?
生:在电视上。
师:哦,在电视上听过,是不是啊?什么时候?刚才老师问的是你(此处不清)什么方式(此处不清)
生2:电视上的一些关于温州的广告。
师:那就是最近读过,对不对?老师还以为是刚才听过。有没有听过?什么时候?
生3:有,幼儿园的时候。
师:可以说很久很久以前,对不对?请坐。这位同学——
生4:很小的时候。
师:很小的时候,对不对?请坐。就这个问题,老师也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大家可以看一下,来!就我们这个年龄段,10-20岁,老师调查的结果是44.8%知道并且听过,可是现在看起来,我们班同学怎么样?好像比这个比率要高很多。这当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也可以说明,我们这童谣还并没有被我们完全地怎么样?——遗忘,乃至于抛弃。但是无论怎么样,看大家刚才听童谣时候那专注的眼神,甚至脸上眼角那些笑容,老师感觉到其实我们还是对这个非常非常的什么?——陌生的。对不对?所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