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三首》教学设计
盱眙县仇集中学 陈 浩
教材分析:
《冰心诗三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冰心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
诗篇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的挥写里蕴藏着朴素的暂理,饱含着激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身体等积极思想。语言清丽,风格独特。
学生分析:
班内男生占学生总数六成以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诗歌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常在课内外吟诵之,对诗歌的特点早在小学阶段就有感性认识,不过尚未理解和掌握赏析诗歌尤其是像《冰心诗三首》这样内蕴丰富的哲理诗的方法。该班中已初步形成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学风,其中一部分同学课堂上能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联想,这对引发全班同学理解诗歌丰富意蕴,很有益处。
设计理念: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理解《冰心诗三首》的丰富内蕴后,能有效激发学生以自身言行写好自己的历史,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探索赏析诗歌的方法,促进学习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3、好的诗文是三分分析七分朗读,教学中使朗读成为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味,欣赏诗篇思想和艺术美的真谛。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猜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