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高三古典诗歌阅读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系统了解古典诗歌语言表现方法,理解常用的诗歌意象。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方法,学会通过对诗歌关键词的分析来鉴赏诗歌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在不断的阅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设想
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分析研究,抽象出诗歌表现的一般规律,从而使诗歌阅读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变得稍微清晰一些,进而在高考诗歌阅读题中有章可循,答题有法。
三、学生活动设计
诗歌的鉴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深入理解诗歌。形式采用对话与交流。
三、教学媒体
幻灯片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高考对鉴赏评价一项的具体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语言的跳跃性,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多义性。诗歌因其凝炼的写作形式为我们的鉴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鉴赏诗歌又是有章可循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尽量抽象出一些规律,进而运用到鉴赏中去。
2. 我们先看一首绝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请同学们试着选取一个角度来进行赏析。
3. 认识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你认为下列诗句中哪些词语的词性发生了改变?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何逊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
(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语序,并说明这样写作的好处。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贺新郎》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