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4910字。
相信未来
1.了解诗人食指的诗歌和诗歌创作风格,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诗中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并体悟其表现力,品味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感受诗中的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鉴赏现代诗的能力。
3.通过体会诗歌的情感,增强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创造的坚定信念。
《相信未来》一诗写于1968年,当时“文革”开始进入高潮,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的心灵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言简意赅,点明主旨: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相信未来。
(1)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代表作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等。他是一位时代良知的发言人,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和城市青年中,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就像珍珠一样终于闪烁出灿烂的光芒。
(2)命途多舛而坚忍不拔的诗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动荡中,食指以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用他的诗高歌、呼喊。动荡的时代反衬出诗人的伟大,但也造成了诗人命运的不幸——他在诗性的敏感、良知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68年,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混乱的年代,“四人帮”搅乱了整个民族的生存秩序,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无不生活在惶恐和无所适从当中。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二十岁的诗人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被严格审查,批判。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