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0字)
致橡树教案
执教:龚永娟
学科:高二语文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①通过对诗歌中“橡树”、“木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分析,联系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甄别社会生活中各种爱情观,从而为今后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奠下基础。
②对诗歌内涵的引申,欣赏诗人呼唤的女性自我完善,从而认识几千年来人们思想的男尊女卑意识的危害性,从而弘扬一种民主意识。
③对诗歌内涵的引申,理解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独立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应当建立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要有独立的个性,又必须有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形成新世纪新型的人际关系。
2.能力目标
A.①通过引导——尝试——领悟——结论,得到鉴赏诗歌的方法:a。抓意象,品情感;b.抓语言,欣赏技巧;c.先反复朗读,再用心感悟、品味。
②通过联系社会现实,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应当恰当地找到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学习语文必须为学生观察社会、剖析人生服务,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③通过比较、交流、讨论,训练学生思维:由表层思维一有广度、有深度、清晰、准确的深层思维和辩证思维。
B.课题内容分解表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
诗歌意象的品味√√√√
诗歌语言技巧的欣赏√√√√
诗歌与现实主义生活的比较√√ √√
诗歌主题的引申√√√√
C.学习水平描述表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描述达到目标的语句行为动词
1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老师指点方法、学生主动研究、品味、讨论、交流、明确意象的内涵和诗人的态度明确、表达
2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学生找出语言技巧,老师适当点拨,学生品味、交流、讨论、明确语言的魅力明确、表达
3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老师提供比较材料,学生自己品味交流,从而发表看法明确、表达
4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对诗歌进行深层次赏析、课后由学生书面材料形式完成明确、表达
四、教学难点、重点
欣赏方法的把握和诵读技巧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