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70个字。
一次愉快的旅行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及反思
杭州青春中学 金铃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童心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儿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并且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热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相对于前面两个单元的哲理性文章和后面的诗歌、科学说明文、记叙文来说,本文是比较简单、浅显的,所以设计时目标就放在让学生品味和运用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在自我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讲课的最大难点是对景物的描写过于繁多和零散,逐一分析就会显得凌乱,还会导致学生思路支离破碎。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教材时应尽量注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与课文文字和画面充分接触,在细致地体味课文的同时产生个性化理解,又保持着课文的整体感和一气呵成的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抓住景物特征,体会运用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感受文章蕴含的美。
过程与方法:阅读作品,品味语言,理解文章内涵;研读讨论,把握写作技巧及作者情感表达方式并加以实践。
情感态度:融入作品情境中,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关爱大自然。
重点:品读优美语言,把握景物特征,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实录
1、以歌曲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亲切、平和的态度和微笑的面容)今天我们来上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上课之前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小学时有没有学过这么一首歌,题目叫《找朋友》?
全班齐声:有。
师生(轻声而又轻松愉快地唱了起来):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打手势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好,不错!这首歌我们小学里都学过,也一直很喜欢唱,而且一唱起这首歌,我们的心情就会——(故意停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