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210个字。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
2.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
3、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4、学习女娲、夸父、精卫等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突破方法:
重点:在学生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中加深理解。
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的三篇神话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们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在这三个故事中塑造了三个传诵几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勇敢的美德。另外,本文是文言文,语言精练,文笔简约。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女娲 夸父 精卫鸟
拯 勇 敢
救 敢 于
人 无 搏
类 畏 斗
人类对自然的抗争
教学流程:
一. 兴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多媒体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故事)
导语: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则中国古代神话。
二.自学指导: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自由大声地朗读,力求做到读得准确流利。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破读。
方法指导:①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②读不准,读不通顺的地方首先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2.结合注释,梳通文意。
方法指导:
1、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译文理解文章大意。
(1)依照注释,在文中标注重点词语的意思。
(2)翻译重点句子的意思。
(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梳通文意。
(1)提出本组在翻译时遇到的困难,其他组帮助共同解决。
(2)各组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派代表翻译,班内交流。
3.组内解决不了的班上师生共同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