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8/24 21:13: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20个字。

  16、诫子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品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掌握字词,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
  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所以我决定一改以往的传统讲法,从引导学生熟练的诵读课文入手,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的疏通课文和理解文意;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共同解决;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本设计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fú  淡泊:dàn bó  淫慢:yín  险躁:zào  遂(suì)穷庐:l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