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专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 资源简介:
约6450字。
苏轼专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一、专题教学的缘起
2009年7月,我硕士毕业到新安中学任教。8月的岗前培训期间,即听说学校有位语文特级教师吴泓在网络教室给学生授课,甚是惊奇。开学后,终于有机会见到吴泓老师的“庐山真面目”,也有幸通过学校的计算机平台看到他的“家园”网站——一个以专题学习为主要内容,学生和教师共同寻找语言文字世界中的“诗意”的家园。通过日常的教学观摩,我了解到吴老师的教学教研日常。当时的感受是:吴老师太厉害了,竟然以中文系本科甚至研究生培养的学习方式给高中生上课。而我对于专题教学研究,当然是敬而远之,因为那是“特级”教师才有能力去驾驭的教学行为,我这位教学“初哥”,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常规来教学吧。
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我成了一名“中规中矩”的语文老师,“早读”“上课”“备课”“改作业”,贯穿期间的当然是与学生“斗智斗勇”。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语文、大部分学生都自认为语文是最容易学习的学科,大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都不好,所以要达到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统考等考试成绩的要求,我采用了“引”“导”“压”“灌”“逼”等各种方式。最后的结果是,考试成绩充满着不确定性,学生很累,而作为老师的我——更累!
2014年,我成了一位母亲,我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跟学生“斗争”了。我得改变我的教学方式,以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自律,同时还要让我的学生热爱语文,能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会细腻的情感、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不断生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习得阳光心态和不断自省、完善的行为方式。此时,跃入眼帘的是“吴特”。特级教师吴泓老师很忙,可是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忙而有乐,而这一切均源于其坚持了近二十年的专题阅读教学。我可以像他一样吗?虽然我不是“特级”,可是我也想像“特级”那样过忙碌而充实,过有教育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