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的成长史——《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7/24 17:52: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80字。

  “套中人”的成长史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一位作家的短篇小说选集既不同于一部长篇小说,也不同于以时间、地域、文学流派等标准甄选而成的文集。阅读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完成的作品,往往能够把脉作者对某个问题的历时性思考,使理解更为深入。学生在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时,做了若干篇读书笔记,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阅读小报,但对于契诃夫这样内蕴丰厚的重量级作家来说显然还不够。朱逸森先生在选集“前言”中梳理出了契诃夫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以滑稽小品居多;80 年代下半期,作品思想和艺术进展明显;90 年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真实、朴素、深刻、动人。而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一书中也说他“从一个爱开无聊玩笑的思想浅薄的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惊人的心灵美、高尚的性格和沉着英勇的气质的人”。可见,作为享有世界级声誉的作家,契诃夫是逐步成长起来的。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应该是本次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这  样的一个大问题,我决定以他笔下非常经典的“套中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契诃夫广博的精神世界。首先是寻找这本书中的“套中人”,接着讨论其性格特征即归类依据,由此在纷繁众多的小说人物中组建一个特殊群体;其次再“同”中求“异”,从活生生的这一“类”到活生生的这一“个”,通过勾勒“套  中人”的发展变化轨迹,认识到契诃夫的不断成长。
  【课堂实录】
  一、理解“套中人”的精神内核
  师: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两项任务:第一是思考“谁  还是‘别里科夫’”,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讲义 1);第二是在由我汇总的表示“别里科夫”性格特征的词语(来自讲义 1 表格“理由”一栏)中选出三个你认为最准确的答案(讲义 2)。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就来交流一下这三个词语,你选的是什么以及你为什么选它。
  生 1:我选的词语是“愚昧”“教条”“虚荣”。我重点说“虚荣”这个词,比如这本书的 348 页上写奥莉加找女裁缝女演员和那些所谓的名人伟人,其实她并非特别富裕,但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