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90字。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苏教版语文选修
《宝玉挨打》学情分析
《红楼梦》是德州市高一下学期的必读书目,寒假里布置过学生阅读前四十回,并整理过人物关系图表。大部分同学对文本中涉及的人物有初步了解,对宝玉的性格有初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是:宝玉为什么挨打?贾政怎么打的他?打的怎么样?该不该挨打?围绕这些问题设计了第一课时。
学生在概括挨打的原因时没有障碍,能抓住外因,但对探究挨打的根本原因有些吃力,所以还得联系《红楼梦》中其他的章节进行引导,贾政的话和宝玉的话最能体现他们的思想倾向。所以根据这些语言来帮助学生分析父子冲突的症结。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怎么打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贾政的情绪变化中折射的性格特征。最后在该不该挨打的问题上,希望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探究,在现代生活的背景下怎样处理父子关系。
效果分析
这堂课总体达成度比较高,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和谐,学生预习效果不错,完成了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掌握了人物情感的变化和矛盾激烈的原因。
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经典原来不是那么晦涩,不是那么高高在上,有距离感。原来它超越了时空,具有现实性。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本堂课在与经典对话上很接地气,使学生跨越了心里障碍,亲近了经典,走向经典,跨出了第一步。
《宝玉挨打》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第四单元,本单元的小说都是中国古典名著,而且是章回小说的杰作。其中《红楼梦》代表了章回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阅读鉴赏小说不仅能领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能领略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复杂的情感。
“宝玉挨打”选自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红楼梦》中的很重要的事件,这一回中有很多的矛盾冲突,父子思想冲突,嫡庶之争的冲突、夫妻管教孩子的冲突,母子的冲突等,在众多冲突中最激烈的是父子思想的冲突和对立。通过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思想倾向和人物性格特征,突出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宝玉追求自由、渴望平等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