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4160字。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积累盛、函、其等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积累盛、函、其等文言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老翁自称“六一居士”,客人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回答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且长置一壶小酒”。客人说:“这不才五一吗?”居士说:“还有我一个老翁,老于此五物也”那么。同学们,这一老翁是谁呢?(学生回答)对,他就是欧阳修。以此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盛、函、其等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主旨。
三、检查预习
1、走进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史学文学家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以填空题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介绍对欧阳修的了解。)
2、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初读课文(找一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纠正字音,教师指导朗读。
盛[shèng][chéng]
3、再读课文,全班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并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实行小组加分制。(小组讨论解决,每一题5分)。
1、重点实词、虚词
2、古今异义词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5、重点句子翻译
主要强调其、盛、函
四、整体感知
通过对全文的理解,那本篇文章主要写了谁做了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庄宗得失天下(板书)
五、根据理解诗意,小组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小组抢答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提出,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