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时,约5150字。
《药》教学设计
广州三中 王殿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结构。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和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
时间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感知课文 2.把握故事和情节、线索、场面
教学过程:
1、解题、介绍背景知识
2、学生朗读课文
3、处理字词
4、思考并做以下各题(做不完,课后完成)
A. 按要求复述小说故事
(1)以华老栓为主角,从华家的角度叙述故事。
(2)以夏瑜为主角,从夏家的角度叙述故事。
B. 华、夏这两个家庭的悲剧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是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处理这两个故事并把它们组织在一起的?
这两个家庭的悲剧是有关系的,夏瑜的鲜血被华老栓当作药买来给儿子治病,作者把华家的故事处理为明线,把夏家的故事处理为暗线,明暗两线是通过一人——康大叔、一物——人血馒头、两地——刑场和坟场联结起来的,独具匠心。
C.小说一共写了几个场面?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场面的内容。
主要写四个场面:
买药:地点是从家里、路上、刑场再到回家的路上,时间是------,人物有-------
吃药:地点是茶馆,时间是--------,人物有华老栓夫妇、小栓。
谈药:地点是茶馆,时间是--------,人物有、康大叔和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 二十多岁的青年(没出场的人物有夏瑜、夏四奶奶、夏三爷、阿义)。
上坟(药效):地点是坟场,时间是--------,人物有华大妈、夏四奶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人物(老栓、夏瑜)分析和场面(谈药、上坟)分析
2、主题探究和标题理解
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总结第一课时的思考内容并导入新课,交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