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0字。
综合性学习 成语探究
文华学校 钟 文
[教学目的]
1.充分认识成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的规律利特点,探寻其
来源,并能根据其规律做到准确使用,达到锤炼语言的效果。
2.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合作、交流学习的愉快,锻炼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喜悦,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成语的优点。进一步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寻成语的来源。了解、认识成语的结构。
难点:成语的规范使用。成语的实际运用。
[教学安排]两课时
1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
同学们。成语是在语言应用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而且。成语言简意骇,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铁事、典故。掌握好成语,既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又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能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下面请同学们各自就成语的某一问题设计一道问题,要求:
①问题明确,答案确切;②可从成语特点及使用两大方面来命题。
(导入语能启发学生关注"成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布置给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也有很大自由空间。学生会积极投入。)
二、学生设计问题活动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测:
1.由于教师只给了"特点"及 "使用"两个很不具体的问题范围。学生一定会询问成语的具体特点和使用规则,这正好激发他们探求问题的欲望,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教师此时只能作适当点拨,切不可直接告诉学生 "特点"有哪些,"使用"又指哪些。
2.学生初尝 "做老师"的滋味,往往会以难倒别人为目的。教师巡视时要加以引导,以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为目的,力求做到知识性、能力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从而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实效性。
3.要求出题者准备答案。
三、组织同桌之间互相答题。教师巡视并处理学生中的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活动。教师尽量不直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合作申解决问题,使其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另外。在互答问题中,学生的命题往往有疏漏和错误。甚至有不是问题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修改、纠正,使命题更规范。也便于下一步的学习。)
四、搜集 "成语特点"和 "使用规则"的活动项目
1.指定两个组长,一个负责收集 "成语特点"问题,一个负责收集 "使用规则"问题。
2.组长和语文科代表共同归纳、分类试题"列出"成语特点"若于条,"成语使用规则"若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