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74
- 资源简介:
约3230字。
1 春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理清行文思路。
2.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词句,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大家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古往今来,多少作家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如何通过优美的文字来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写作思路
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
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至二自然段盼春,第三至七自然段绘春,第八至十自然段赞春。
2.细读第三至七自然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
明确:作者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你认为作者笔下哪幅画面最美?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
明确:示例一: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示例二: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可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乱花渐欲迷人眼”。
示例三: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示例四: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示例五:迎春图——这是一幅众人喜迎春天,充满希望的画面,可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
目标导学二:把握景物特点
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特点,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图画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角度(或顺序)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景到人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树上—花下—遍地)
春风图 和煦、芳香与悦耳 触觉、嗅觉、听觉、视觉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迎春图 春到人欢 由景及人
2.作者为什么把“迎春图”放在最后面写?
明确:作者细致绘春,前面的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为人迎春做铺垫,用春的美好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早早做好安排,告诉人们抓住人生的大好春光,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