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3 16:41: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10字。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由小学过渡到初中,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学习本篇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美好品质。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而本课内容又较浅显,因此学习本课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阅读体验进行,这样对文本会有一个更丰富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会圈点勾画默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2.通过品读文章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勾画,探究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理解“植树”的深层意义。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种树之题
  一个静谧的深夜,一本享誉世界的绘本,一句句质朴如诗般的语言,
  瞬间震颤着我的心灵,让我鼻头一酸,泪光盈盈......
  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它被誉为童话般的圣经,
  今天老师非常高兴的来到我们高新校区,与我们17班的孩子分享这个故事,分享这份感动。(配乐导入)
  设计意图:配乐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把书读薄——读懂故事,捕捉镜头
  今天我们不当学生,来当导演,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故事拍成微电影,这个故事很长,同学们,你们预习了吗?
  1: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概括内容格式:人+事+结果
  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为了让荒地重获生命,用35年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地点),一直种树,最终让荒地变成沃土 (结果)的故事。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预习,初步感知文本的内容
  2、默读课文,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圈点勾画出文章的关键语句
  快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具有标志性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勾画出来。
  事件 时间 场景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设计意图:聚焦“关键词”,三次场景的变化。通过对比环境,感受变化的创造者—牧羊人。
  三、把人读厚——读懂“牧羊人”,拍摄“镜头”
  1.认识牧羊人 ,这一切的变化,皆因为一个人——牧羊人。
  寻读课文,圈点勾画,细心品味写牧羊人的 语段,为牧羊人“拍摄”一张特写镜头。镜头中表现出的人物内心世界,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在书上做好批注。(如:可在重点字词的下面标“•”或“△”;在重点句子的下面标“ ”;在概括评价性句子下面标“   ”;反于常人的句子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