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8/16 8:04: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00字。

  《观沧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准确认读并理解“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星汉”等字词的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借助景物表达的情感。
  (4)学习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诗歌大意,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朗读、赏析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通过想象、联想,拓展思维,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
  (2)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壮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2)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些与大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雄伟和壮阔。
  2.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引出课题《观沧海》,介绍诗人曹操。
  (二)检查预习
  1. 让学生朗读诗歌,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如“碣石”(jié shí)、“澹澹”(dàn 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xiāo sè)等。
  2. 提问学生对“东临碣石”“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词句的理解,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掌握情况。
  (三)整体感知
  1. 让学生快速阅读诗歌,思考诗歌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 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如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
  3. 提问学生: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描绘了一幅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树木百草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以及日月星辰在海中出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赞美和对宏伟志向的追求。
  (四)精读赏析
  1. 学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o 让学生朗读这两句诗,思考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和目的。
  o 引导学生理解“东临碣石”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是碣石山,“以观沧海”表明了诗人的目的是观赏大海的景色。
  o 提问学生:从这两句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能感受到诗人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心情。
  2. 学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o 让学生朗读这两句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o 引导学生理解“水何澹澹”形容海水荡漾的样子,“山岛竦峙”写出山岛耸立的姿态。
  o 提问学生: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