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910字。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及语气。
2.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疏通文意,分析寓言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2. 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寓意。
教学思路
活动一:录制音频
活动二:构思封面
活动三:设计人像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四则》中的第三则《穿井得一人》。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及语气。
2.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分析寓言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理解寓意。
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著名文学家严文井说: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我国古代寓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了开发中国古代寓言这个宝库,宁夏博物馆决定推出相关文创产品,为此,博物馆特意向我们发来了邀请函。
邀请函
亲爱的银川五中七一班同学:
我馆现计划推出“寓言类”文创产品,特邀你班以寓言《穿井得一人》为素材设计文创产品。
感谢同学们的支持,期待大家的佳作。
宁夏博物馆
2023年8月26日
同学们,本次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录制音频;活动二:构思封面;活动三:设计人像。
二、活动一:录制音频
首先让我们进入活动一,录制音频。
文创产品上需印制寓言《穿井得一人》的音频二维码,让我们通过朗读完成音频录制。
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课标要求我们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让我们用朗读走进这则寓言故事,一齐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参照课下注释。
“溉汲”是本课的生词,大家可以借助注释,读准字音。
朗读,还要读准停顿。请大家听泛读,用斜线标明朗读停顿。
大家看看,你标的和老师标的一样吗?
朗读,还应读出人物的语气。我们想一想,以下三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吾穿井得一人”是丁氏说的,古代是农业社会,水源对农业十分重要。因此,丁氏的语气是兴高采烈的,读的时候要轻快一些,尾音上扬,“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告诉别人罕见的事情,语气要故弄玄虚,读的时候语速慢一点,音量较低,好像在说悄悄话,“丁氏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丁氏没料到自己的话会被传成这样,所以他哭笑不得,读的时候加重后半句话的语气,“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