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1
- 资源简介:
约3050字。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地描摹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1. 感受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 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细致地描摹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作者通过雨所表达的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雨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雨的诗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他笔下的雨的魅力。
(二)作者介绍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著有《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遥远的吉他》等,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三)字音字形
1. 展示字音:
o 花苞(bāo)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睫毛(jié)
o 静谧(mì) 莅临(lì) 干涩(sè) 高邈(miǎo)
o 池畦(qí) 吝啬(lìn sè) 淅沥(xī lì) 咄咄逼人(duō)
2. 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让学生朗读并书写。
(四)整体感知
1. 学生听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o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o 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总结:
o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表达“我”对雨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 - 5)文章的主体,生动细致地描绘出各个季节的雨的形象和特点;第三部分(6 - 7)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雨的赞美、喜爱之情。
o 春雨的特点是清新润泽甜美;夏雨的特点是热烈粗犷奔放;秋雨的特点是端庄沉静深情;冬雨的特点是自然平静纯洁。
(五)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文中形象生动的句子,并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2.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画出的句子和提出的问题。
3.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之美
1. 春雨图
o 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o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