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8
-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诫子书》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熟记“君子”“遂”等文言实词的意义,“之”“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3.理解揣摩文意,理解句子间的关系,领会其丰富的意蕴。
4.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启发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2.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两副对联:请大家齐读。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长遗恨终前未能上慰先主,下济苍生
最可敬身后不使内藏余帛,外有赢财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副对联说的是谁吗?(诸葛亮)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杜甫、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解题《诫子书》
诫:警告,劝人警惕,对人的一种劝告,劝诫。
书:书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父亲劝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更进一步说是老父写给幼子的。老父此时已经有54岁,幼子只有八岁。诸葛亮曾对他的兄长诸葛瑾说:瞻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在他临终前,又写了《诫子书》,来劝勉自己的儿子。
【ppt】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弄清三个问题:
(1)告“诫”了什么?
(2)对“子”的影响?
(3)家“书”的语言艺术?
三、读准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