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9840字。
4 古代诗歌四首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激发对中华优秀诗歌文化的热爱。
◎语言运用: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文学常识。
◎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和景物描写,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
◎审美创造:学习欣赏古诗,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有关古代诗歌体裁的知识,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赏析诗句,初步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华文明史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请大家自由说说你记得哪些优秀诗歌。(学生自由回答)
诵读古代优秀诗歌,我们的心灵能得到滋养,情感会变得细腻和丰富。俗话说,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四首古代诗歌,学习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领会古人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从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激活学生对诗歌的记忆,营造学习诗歌的氛围,点燃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直接入题。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歌体裁
师:这四首优秀的古代诗歌体裁各不相同,有四言古诗、律诗、绝句、散曲。根据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你能准确区分它们的体裁吗?
预设 《观沧海》是四言古诗,《次北固山下》是律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天净沙•秋思》是散曲。
师:这几种诗歌体裁各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
预设
课件出示:
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律诗: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诗歌四句一首,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短小精粹。绝句以五言、七言为主,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一般一、二、四句末字押韵。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种。小令通常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曲大致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