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60字。
课 题:压强
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科版初中物理第八章第一节。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整节教材按照“生活→物理→生活与社会”的思路编排,不仅重视知识和结论,而且重视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运用。
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压强。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贯穿本章的始终。压强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不仅是继续学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基础,还是后面学习浮力和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科学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前面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压力,但对压力还是不太了解,压力的概念容易和重力相混淆。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压强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这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压强的角度去认识,根据生活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而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学生考虑多因素情况下设计实验的能力相对较差。这两点都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
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思路,并进行示范分析,让学生从学习到模仿再到创新,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大量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实验,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神奇”而不“神秘”,培养和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学习到模仿再到创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2.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