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0字。
三、探索更小微粒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电子是如何被发现的并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用塑料圆珠笔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小心不能摩破头皮),然后将摩擦过的这一端靠近碎纸屑,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例题]
例1 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
分析 原子中存在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而且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原子中所有电子所带负电的电荷是相等的,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当中性的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应的物体就带上正电(图7—1)。反之,当中性原子获得多余的电子时,就显示出带负电,相应的物体就带上负电(图7—2)。
图7—1 图7—2
点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这样的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就能使物体带上电。
例2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 原来,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点拨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要想带电,它们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要不同。如两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就不能使物体带电,因为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相同。
例3 电子、质子和中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析(1)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它们的不同之处是:①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②质子、中子的质量差不多,电子的质量很小,因而原子的质量几乎多集中在原子核上。
例4 某同学拿着橡胶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用笔杆靠近吊在细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但一接触就分开了。请对该同学的这个小实验作出解释。
分析 橡胶笔杆跟头发摩擦而带电。当带电的笔杆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塑料球时,由于相互吸引而接触,两者接触时,泡沫塑料球与笔杆带上了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所以两者又分开。
例5 某报纸报道说有一芭蕾舞演员在纤维地毯上跳舞,一段时间后,突然地毯起火而烧伤这位芭蕾舞演员。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其道理。
分析 纤维地毯是易燃物质,由于在跳舞过程中,芭蕾舞演员的脚不断地与地毯摩擦而使地毯带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尤如我们脱毛线衣时的“噼啪”声),放电的火花会引燃纤维地毯起火而烧伤这位芭蕾舞演员。
[训练检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