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280字。
密度
杨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进一步的理解密度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在理解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3.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主要教育目标
课题引入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辨物质种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看作品 从学生的想法选择比较典型供大家思考,并对进行分析,总结。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
分组讨论 通过先前的观看和思考,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会合作,交流。
评价归纳 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
复习规律 重点突出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加强密度性质理解,为其的应用打下基础
巩固练习 通过密度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应用 利用几个问题,将密度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意识。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知识的回顾
作业 制作自制量筒和天平,测量身边物体的密度 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二)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