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教学设计(全章)
- 资源简介:
约7350字。
第七章运动和力
7.1 怎样描述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泞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最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山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人益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教学难点:
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人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 教授新课
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
辩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
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 观点--相对于站台 火车不动
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 火车动
学生活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看图7-1,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概念
分析得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看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7-2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展示: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晋朝葛洪《抱朴子》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唐 无名氏《浪淘沙》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唐 李白《秋浦歌》
学生活动:齐声朗诵,并对之作出分析和解释。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这类佳句与运动的相对性相关。再结合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出“运动的相对性”的含义。
学生结合本节的STS观看播放的课件等视频资料,加深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相对运动和静止。并指明参照物
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运动
教师引导:通过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多形式的运动。
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六、课堂小结
1、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判别。
2、 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
七、自我评价与作业:
P39-40第1、2、3题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经历思考与讨论,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
(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计算
(3)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及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录像:动会上的百米赛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