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0字。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力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设计本堂课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将较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我选择本节课的教法为“引导——探究——总结”,即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到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学新理念的体现。
2、教学背景分析
考虑到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普遍表述既是电磁感应规律的一部分,又是高于初中水平的学习内容,它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相关的电磁感应现象,高中要从形象的“切割磁感线”到抽象的“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有较高的能力要求,所以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部分内容可采用探究式学习,因此在讲解电流的产生时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现象的认识、分组讨论,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实验的进行,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更深层次上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通过本课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组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规则,也学习了认知策略,更为了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3、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②教学难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5、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6、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主要教育目标
引入回顾
提出问题 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此实验称为什么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
进一步启发引入新课:
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研究。引导:至少需要哪些器材? 通过实验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出如何用逆向思维,利用磁场来产生电流的课题。培养学生从旧知识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