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札记

作者:瑞昌一中(九江学院附中) 柯常春  时间:2007/3/13 12:07:2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09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科学    实用    优化
  内容提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用性应该放在多媒体教学的首位,课件素材的选用要注意优化,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多媒体的不足。
  中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应了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信息传递途径多等优点,颇受广大师生欢迎。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很好地使用多媒体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1、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要以运用多种媒体、优化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而不是以运用更多的媒体将知识“电输”给学生。多媒体只是辅助,而不是主体。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时髦,一味地“拿来”,什么都用多媒体:完全用多媒体代替黑板,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朗读,用多媒体代替老师说话,甚至用多媒体替学生思考。我们应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要根据课文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来选择,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则宁可不用也不要滥用。
  2、实用性应该放在多媒体教学的首位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其目的性是一致的,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同粉笔、黑板一样,媒体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任何媒体都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性,只有把多媒体的功能进行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其特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本着形式服从效果的原则,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提高语言文字的训练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在课堂,其乐无穷”。笔者在学校的一次青年老师赛课中得到所有听课师生的好评,成功之处就是多媒体运用的实用性,多媒体运用毫无花哨、做作之处。笔者上的是《庄周买水》,事先布置全班同学自行组织编组进行“广播剧”的制作,老师再选择最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大家一起评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令在场的师生都难忘!
  3、课件素材的选用要注意优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教师在选择课件或素材时,要遵循择优性原则,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考查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从本人、本班、本课的实际出发,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最恰当的让学生直观感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也曾见过一些老师完全从网上下载别人的课件,以此代替自己的课件来上课,效果可想而知。本来网上的课件就良莠不齐、好坏参半,更何况别人的思路呢?每人的教学思路都不尽相同,拿不熟悉的东西来上课,怎能得心应手?所以,在选择课件和素材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手制作和运用。笔者在选择时,往往只使用视频资料或音频资料,以指导学生的朗读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4、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多媒体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直观优化,优教促学,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同行评课、上级视察,也常常将多媒体的运用作为评定一堂课的依据之一。多媒体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而垄断整堂课。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它也有着不可与传统教学相比拟的不足。况且“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教学实际的检验是符合认知规律而行之有效的。我们不不能弃之不用而要发扬光大。再说,多媒体也没有排它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综合运用这两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向课堂45分钟要更好的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将语文课上成“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张志公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小小体会和感受,有错误之处和不完善处还望老师们多多指教。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