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5250字。
卖油翁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养成谦虚、谨慎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感受文言文简洁含蓄的特点。
2.在反复诵读中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陶瓷和木雕的图片:
在在生活中,大家是否留意过那些看似平凡却身怀绝技的人?比如街头用糖稀绘出精美图案的手艺人,几笔就能勾勒出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引得众人围观赞叹。其实,类似的故事古已有之。北宋时期,有位擅长射箭的陈尧咨,他自恃箭术高超,颇为骄傲。然而,一位卖油的老翁却对他的箭术不以为然,还当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倒油技艺。这究竟是怎样一番精彩场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卖油翁》的故事,去探寻其中蕴含的道理 。
教师板书课题:卖油翁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欧阳修”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吉州永丰人。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作品众多,散文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诗歌如《戏答元珍》,词作有《生查子・元夕》等。还著有笔记小说《归田录》,并主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北宋时期,社会崇文抑武,文官地位高,武将受制约。与此同时,文化领域骈俪之风盛行,追求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倡导 “文以载道”,力图革新文风。他创作《卖油翁》,借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故事,以质朴文字阐述 “熟能生巧”,批判骄矜自满。借日常小事传递深刻哲理,既针砭时弊,又践行其文学主张 。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释一释重点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2.有不懂的字、句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画出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