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24 10:21: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60个字。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语状物、叙事、写人。 
教学重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四步教学法。自由质疑——讨论释疑——审美鉴赏——迁移运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童趣。
(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二、作品及背景介绍
1、(幻灯1: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后来把它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2、(幻灯2:简介《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读后,谈感受)
2、学生各自摘录需要掌握的词语,同桌交换,后全班交流
(幻灯3:出示词语)
结合语境理解上面字词的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说一段话。
3、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到……”表明这篇文章主要以空间的变换为记叙顺序,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板书:百草园   三味书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