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案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5 12:27: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10字。
《理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理解诗歌的主旨。
3.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2.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3.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教学媒体
板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字词积累
缀连zhuì 脊梁jǐ  船舶bó  可望不可即jí  倔强jué  鬓发bìn  洗濯zhuó  寂寥liáo
玷污diàn  扒窃pá  蜕变tuì  功勋xūn  碌碌终生lù  诅咒zǔ
三.作者简介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诗人坎坷,历经共和国几个重大时期,遭遇一些重大事件,但仍坚持理想,并为之奋斗。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中,他受到迫害,被押回老家,劳动糊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他被平反然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朗读课文 
1.老师朗读
2.同学练习朗读
3.请同学范读,请同学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4.全班齐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