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高效课堂教学案(共8课时)
- 资源简介:
约22150个字。
学习内容 一为你打开一扇门第1 学时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文学的见解和满腔的热忱。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积累优美的语言。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给加点字注音。
浏()览徘()徊( ) 诠()释缩()影
探索()憧()憬()凝()聚裨()益
潜()移默化硕()士危言耸()听
2.补全成语。
移化开大笑情不自
喜哀五十危言听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前一个“世界”指
后一个“世界”指
4.你读过哪些文学作品,写出作者及作品名称。
5.把自己在读课文时发现的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写下来。
二、课堂探究
(一)课堂自学
1.题目中的“你”是指谁?“一扇门”是指什么样的门?
2.初读课文后回答:(小组交流)
(1)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大门呢?
(2)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妙处?
(3)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3.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提示:作者是按照“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的)
(二)组内交流
1.小组根据实际,迅速选定探究问题。(温馨提示:如果问题较多,教师可帮助小组选题,目的是避免重复选题或漏选)
2.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形成探究成果。
学习内容 二繁星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想像;品味和积累优美的语言。
导学过程
一、课前先学
1.朗读课文两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中字词障碍。
2.注音或写汉字。
半明半mèi( ) yínɡ( ) 火虫摇摇欲zhuì( )
shà( )眼纳凉()静寂()
3.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
4.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的词语。
5.写下自己在读课文时的疑问或发现。(2-3个)
二、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大意。
(这一问题可以根据作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来概括)
2.再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写巴金观察繁星的感受的词句。三次看繁星,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一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形成共识)
(二)组内交流
1.小组交流: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体会感情。(提示:本文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组内交流有疑问的地方。
(三)组际交流
1.了解“联想和想像”。
作者在描写星空时,不仅写眼前景,还写想到其他景,还由眼前景想到其他的东西。这是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A、 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进行一种心理创作,想象出它的具体形象来。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学生找出文章中联想和想像的句子。
B、学生找出文章中联想和想像的句子。
明确:想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