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80字。
秋天的怀念(实录)
执教者:阎 学 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 语文特级教师
一、课前谈话:
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一个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大家知道它念什么吗?(学生猜是“涞”)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大家知道它念什么(学生齐读“法”)?这就是汉字的特点。
2、看看台下,脸一直朝着老师,有没有认识的老师?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在看我们上课,大家害怕吗?
二、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我什么都不想说,但我要告诉你,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好文章,少有的好文章。好文章要有好的读者,我们要好好地去读。它就是大家手中的——《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
师:投影出示作者生平,配乐简介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小说外,还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散文作品,近年又出版了《病隙碎笔》等作品,均引起了较大反响。
师:在他坎坷的一生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在他的人生简历中,好象有一段空白的时间!
师:在作者的人生轨迹中,有一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件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作者瘫痪时候年仅21岁,正是一个小伙子风华正茂、生龙活虎的年月。到了发表第一篇小说相隔了几年?(生齐说7年)7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把作者和这个7年的生活情况“填补”出来。
三、学习课文
师:读了文章,大家一定会把作者和这个7年的生活“填补”出来。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师:随着课堂的朗读,你们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文章中有什么打动了你们么?我们从中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读到了母爱的力量。
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它让作者重新振作起来。
师:对,他不但看到了母爱,还看到了母爱的力量。
生:我看到了史铁生的七年不是空白的。他懂得了要好好的活着。
师:你们抓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爱,一个是生命。这两样东西,在我们的文章中体现得最明显。好的文章,都能抓住这些,你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够抓住了。你们再去读一读,从字里行间去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生默读,进行圈划;教师巡视〕
师:我看到有些同学划了一处,有些同学是两处。的确,这篇文章感动人的地方有许多,我读了许多遍,总是被感动了。你们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动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