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教案+课堂实录+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24 11:12: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410字。

  《月夜》
  --教案--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月夜》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多而庞杂,有关于诗歌创作的背景的,关于诗歌的创作动机的,关于诗歌的主旨理解的,关于诗歌的艺术手法的,关于字词的梳理的等等。这些问题有一些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行解决的;而有一些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理解难点。对中国中学高一(2)班的预习作业中“质疑问题”一项进行梳理,有以下一些问题是较多同学的疑惑:
  1. 夜夜有月,夜夜可思人,为何独在今夜望月思人?
  2. 杜甫在诗中只是抒发了夫妻离别之情吗?
  3. 杜甫明明自己思人,为什么偏偏写妻子思念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杜甫在《月夜》中的妻子那么漂亮,是否是真实情况?
  (二)教学设计(含设计说明)
  【教学准备】
  预习作业:
  1. 熟读《月夜》,查阅相关写作背景,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点鉴赏文字;
  2. 阅读杜甫诗《遣闷奉呈严工二十韵》、《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找出诗中描写妻子的句子。
  3. 对本诗提一个质疑问题。
  【教学目标】
  1. 比较《月夜》与同时期杜甫诗中“妻子”的形象,感受杜甫对妻子的深刻思念之情。
  2. 通过虚写手法的学习,了解“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说明:《月夜》是杜甫诗中较为特殊的一首诗歌,这是唯一一首正面描绘妻子形象的诗;同时,杜甫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忧国忧民、“每饭必思君”的圣人形象,而这首诗更打动我们的不是基于儒家知识分子立场的那些“口号”,而是他对家人妻子那种普通人的无限的深情。因而,“妻子形象”的描绘和背后相关的作者的情感正是这首诗的特殊之处。教学目标一,正是基于这一点设计的。另外,诗歌中虚写的手法确是本诗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疑惑的集中点。而教学目标二是结合了本诗理解的重点与学生的疑问而设计的。)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众所周知,杜甫是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奉为“诗圣”,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因与妻子伉俪情深被后世称为“情圣”。《月夜》一诗可以说将两个“圣”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明:用“情圣”引入,一方面打破对杜甫的刻板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关涉整堂课的走向。)
  2. 预习作业检查:
  (展示同学们提出的质疑问题,教师加以提炼。)
  3. 提炼核心问题: 为什么《月夜》中的“妻子”形象与同时期诗中的“妻子”形象差异巨大?
  (说明:这个核心问题的提出,是对几位同学课前提出的问题的提炼,是引起了同学探究与学习兴趣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是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核心问题的解决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核心问题的分化,或者说核心问题的逐步解决才是本堂课的关键。以下4个问题正是教师依据学生思考的常态逻辑而设计的。这4个问题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最终解决核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