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 资源简介:
约88680字。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第一编 送给准高中生 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方法篇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紧要处往往就是那几步尤其是在关键处,倘若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事情的走向常常系于一念之间,容不得半点思考掂量。高一就是“人生最紧要处”的“关键处”:刚刚通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试——中考,有一种“彻底获得自由”的感觉,真是“船到码头车到站”,该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了,这就难免怠慢了学习;可转眼间,在没有什么准备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种崭新的生活——高中生活便悄然而至了。正处于休闲状态的我们,就难免有点儿手足无措了: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与同学、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法……总之,一切都是新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打开新教材一看,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的脱节,又给新阶段的学习带来了新的障碍。
如何做好初升高语文学习的衔接、过渡工作?
一、心态调整
首先,熟知盲点。即了解初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差异及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衔接过渡的着力点。
初、高中语文,考查的重点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五个方面。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明显在增加了。其具体变化情况简要归类如下:
①语法修辞进考查要求。初中对语法、修辞、文言文词法、句法等知识,侧重于了解,教学中淡化且不作为考查内容;而在高中则重在运用,对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教学中强化且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②诗歌阅读增加了难度。从初中的了解到高中的学习,从初中的重在考查积累,到高中强化理解分析,体现了初高中诗歌学习的变化。
③文言文阅读要求提高。初中强调“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淡化词法、句法考察;而高中则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并力争在实践中一反三,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④新增精读的阅读要求。初中现代文阅读仅仅要“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则要能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⑤课外练笔要求数量陡增。初中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则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课外练笔新增一万字。
总之,“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是制约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的“瓶颈”、“盲点”。为此,在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时,同学们要加以重视。
初高中语文的比较
范围 难度 灵活度 方法 侧重点 教学 特征
初中 窄 低 低 记忆背诵 知识记忆
题目训练 应试 依赖、被动、单向
高中 广 高 高 理解创新 习惯养成能力培养思维训练 应试
素质 自主、互动、研究
初高中语文学习存在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①初中侧重于“识记”,高中侧重于“理解”;②初中强调知识考查立意,高中强调能力考查立意;③难度不同。中考是水平性考试,语文试题难度低,高考是选拔性测试,语文试题难度大;④学习方法不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语文学习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而高中语文学习则强调“自主学习”。
二、学习要点
本着提高“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思想,关注主干知识要点。主干知识:知识范围涉及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小说散文阅读、诗歌鉴赏和作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运用,着重于成语、语病、标点、对联等最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语法知识,重点关注文言词法、句法和常见常用修辞;阅读理解,重点关注文言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