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7170字。
第29课 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1.作家作品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传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意深远。《三戒》是其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身不幸的感叹。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
2.背景解读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增多,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3.相关知识
民生维艰催生的寓言体传记:这篇寓言体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也是作者针对当时官吏烦令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人民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伛偻(yǔ)(lǚ) ②窥伺(kuī) ③鸡豚(tún)
④孳生(zī) ⑤勖勉(xù) ⑥闲暇(xiá)
⑦缫丝(sāo) ⑧辍飧(sūn)
2.辨形组词
①偻伛偻缕丝缕 ②伺窥伺祠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