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案7
- 资源简介:
约8220字。
第32课 自主赏析 项脊轩志
1.作家作品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其代表作。
2.背景解读
归有光的远祖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
他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由此可以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约五六年。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志,名词,就是“记”的意思。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1.字音识记
①渗漉(shèn) ②修葺(qì) ③栏楯(shǔn)
④偃仰(yǎn) ⑤异爨(cuàn) ⑥先妣(bǐ)
⑦呱呱而泣(ɡū) ⑧以手阖门(hé) ⑨长号(háo)
⑩扃牖(jiōnɡ)(yǒu) ⑪枇杷(pí)(pɑ)
2.辨形组词
①渗渗漉碜牙碜 ②垣垣墙桓盘桓
③斑斑驳班班级 ④楯栏楯循循环
3.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通“尔”,你)
4.一词多义
(1)顾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顾)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动词,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
子布、元表各顾妻子(动词,顾念)
(2)稍
余稍为修葺(副词,稍微)
稍出近之(副词,逐渐)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名词,公家供给的粮食)
(3)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
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买)
(4)去
比去,以手阖门(动词,离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