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13
- 资源简介:
约2020字。
课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型 新授 日期
课标分析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80篇 (段) 。
课标分解:
阅读——对文言文,能读出准确的停顿。理解基本内容——指能解释字词、句子,能概括内容。积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文知识。感悟——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想法。运用——指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迁移,解决阅读新文章的问题。
1.学生学什么:朗读有停顿。理解掌握文言字词——期行、舍去、乃、尊君、不、委、顾。能翻译句子,讲述课文故事,并能讲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想法。受到文中倡导信、礼价值观的影响。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朗读课文有准确的停顿。准确解释、记忆文言字词——期行、舍去、乃、尊君、不、委、惭、顾。能准确翻译句子,讲述课文故事,并能讲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想法,如为人应追求守信、有礼。
3.学生怎么学:朗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句子意思,概括内容,说一说感悟。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记叙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朋友失约、无礼被陈元方冷待的事。文章内容浅易但在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意蕴丰厚,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积累。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之前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阅读理解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借助注释、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以及教师指点,来理解把握语言、内容。
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等文学常识
2.语言应用: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3.思维拓展:复述故事,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主旨。
4.审美创造:拉进与古人的心理距离,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等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3.会复述故事,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主旨。
4.拉进与古人的心理距离,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