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守恒量》教案合集
- 资源简介:
约24280字。
1.追寻守恒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同学们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再微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讥
(2)利用自制教具(如单摆)的演示,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 学 方 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 学 活 动
(一)课前预测
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 )运动,不适用于( )运动;只适用于( )世界,不适用于( )世界;只适用于( )作用,不适用于( )作用。
答案:低速 高速 宏观 微观 弱相互 强相互
(二)进行新课
1、对能量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一位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伽利略斜面实验”,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有某一量是守恒的”。
阅读P2第四自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得出“能量”的概念。
2、对势能、动能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动画展示,建立势能和动能的概念,并让学生感受到“势能和动能”是可以转化的,但总和是不变的。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课件演示,用心体会,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能量的观点,解释“小球”释放后为什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高度。
点评: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果不采用能量的概念,用我们以前的语言能否解释这个实验?这种描述具有什么局限?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
阅读P3第三自然段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点评:教师求追不舍,设置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课后问题与练习
1. 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在转化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变。
巩固练习
1.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作业
目标: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要求: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内容:复习新课
方法:新课前提问
第23节课
2.功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两个要素。
(2)会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运算.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正、负功的含义,能解释相关现象.
(2) ) 要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产、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功的问题.
(2)合理、正确地做“功”有益于社会.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 学 方 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前预测:
1.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行,则 ( )
A.这个物体没有能量
B.这个物体的能量不发生变化
C.这个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D
教学过程:
1、推导功的表达式
教师活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该怎样计算功呢?
投影问题一: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s,如图甲所示,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功的概念独立推导。
在问题一中,力和位移方向一致,这时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教师活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该怎样计算功呢?
投影问题二:物体m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前行驶的距离为s,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