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教学设计(全章)1
- 资源简介:
约21980字。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章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从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实例入手,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多彩的运动世界,经历从宇宙天体到地壳变化,由绝对到相对的研究过程。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和长度、时间及其测量;第二部分:力、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6、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7、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8、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9、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10、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1、知道惯性的概念
12、知道二力平衡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4、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5、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6、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7、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3、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观察比较法、实验法、练习法、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挂图、刻度尺、各种表、小钢球、斜面、挡板、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器等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五节,建议7课时。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三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课时
第四节 力的作用效果1课时
第五节 物体的惯性1课时
复习和总结 2课时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教材分析:
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分析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教具准备: 彩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科学.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仅能深入认识体育,还能深入地了解自然.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要开始学习关于运动的科学.
二、师生互动
⑴、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⑵、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①、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② 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