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字。
教学设计:
《功》
人教版必修物理2 第七章第2节
学校:揭东二中
作者:郭灿彬
《功》教学设计
一、 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从学生常见的起重机搬运货物、机车牵引列车前行、手握握力器的事例入手,便于学生认识的逐步加深。教材本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的原则,引导学生先分析力与位移同向的例子,然后探究力与位移有夹角时功的求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运动的物体往往不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多举例子,体会在物体产生一个位移的过程中,这些力有的是动力,有的可能是阻力,还有的力对物体的位移没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引出正、负功的概念,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力做正、负功的条件,不要急于求成。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功,但这节内容并不是初中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尤其让学生注意区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做“工”与力对物体的做功的区别。在进行力与位移有夹角时功的求解时,需要学生运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对正、负功的理解则需要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
三、 教学环节设计
(一)、提出问题,回顾功的概念;
(二)、思考做功的两个因素;
(三)、如何计算力做功的多少;
(四)、、分析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五)、如何计算多个力做功;
(六)、总结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功的概念,能利用功德一般公式计算功德计算。
2、 理解总功,能计算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3、 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能举例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与功有关的问题。
2、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3、能运用功的概念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功德知识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际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的物理学问题。
五、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二)、难点:利用功的定义解决有关问题。
六、 课时设计:1课时
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问题1: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能看出来吗? ①课件展示(图片1)
②简单介绍:货物被起重机举高,重力势能增加了;列车在机车的牵引力之下,速度增大,动能增加了;握力器在压力的作用,弹性势能增加了。
③提出问题。
观察并思考 激发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