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90字。
互感和自感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王维国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自感,作为电磁感应的特殊现象,自感并非本章的核心内容.《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列举并说明自感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本节课的设计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重点分析通、断电过程中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力图遵循认知规律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一般到特殊,让学生把已学过的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到自感现象中来.针对通断电过程短暂的特点,选择数字实验系统,用图象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电流变化的规律,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搭建形象的思维支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数字实验系统还可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分析学生生成的问题.在自感应用上,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和一些简易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好奇心.课外安排一些体验性的实验或探究性课题,巩固学生对自感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互感和自感现象,了解应用与防止;
2. 会用电磁感应的规律分析通电、断电情况下自感电动势的成因;
3. 知道影响自感电动势和自感系数大小的因素;
4. 通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实验和理论探究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电、断电时,电路中电流变化规律分析.
【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6节.自编教学案.
教学媒体:投影仪、实物展台.
实验器材:茶叶包装袋、电磁炉(两只)、圆铁皮、湿毛巾、自制线圈、小灯泡、笔记本电脑、朗威数字实验系统、可拆变压器、定值电阻(5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Ω)、开关、导线若干、40W日光灯镇流器、锉刀、螺丝刀、数字式电源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引入:我有一只神奇的盒子,它能发电.
演示实验:迅速、隐蔽地按藏在茶叶包装袋里的电磁炉开关,举起线圈和小灯泡组成的回路,然后放到茶叶包装袋上,结果能使小灯泡发光.关掉开关.
实验注意事项:把电线绕成的四、五匝线圈,大小约和电磁炉线圈的外边缘相当.电磁炉的面板上放一块湿毛巾,里面要夹一块半径约5cm的小铁皮,否则电磁炉不能启动,如果铁皮面积太大,会使上面线圈中的感应现象不明显.
问:有没有同学想上来一探究竟呢?
问:这是什么?
设问:怎么会“煮”出电来呢?
教师将一后盖已打开的另一电磁炉展示给学生.
问:电磁炉里有什么?
问:接什么电源?
把电源插线板从讲台里拿出.
问: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