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和自感》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840字。
4.6 互感和自感教案
【整体设计】
互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之一,其教学要求不高,只要求知道互感现象的产生,以及互感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节教学先实验体验,后理论分析再实验验证,最后介绍应用。
自感电动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产生的原因学生较容易接受,但它对电流变化所起的“阻碍”作用、以及自感电动势方向的确定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做好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这两个实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自感现象的规律都符合电磁感应现象的一般规律。为突出物理教学的新课程理念,突出物理的探究性,本教学设计侧重于“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先不做实验,而是分别从分析(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的电路入手,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电磁感应有关规律进行理论探究,对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作出预测,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加以验证,最后再进行针对性训练──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对产生自感原因的理解。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成因,并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3.了解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式,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
4.初步了解磁场具有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了解互感现象。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实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自感产生的现象。
3.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
2.理解互感和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让学生感悟特殊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殊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断电自感过程对小灯泡闪亮一下的原因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教师向学生展示一节干电池。
提问:(1)干电池的电动势多大?用手接在干电池两极,人有何感觉?
(2)把干电池两极接在这个东西的(教师展示小型变压器)两个输入端后,再用双手分别捏住输出端,将会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体验:请两位同学上台体验。(电麻的感觉。)
理论探究:教师展示电路后,学生讨论交流后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