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19春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2.1机械能(附教学反思).doc
2019春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2.2机械能的转化(附教学反思).doc
2019春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2.3水能和风能(附教学反思).doc
1.机械能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
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3.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定义,寻找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能量的例子,初步具备从能量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科学的能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二、教学难点
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电流能做功,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有热能。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机械能。
教学活动
一、动能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动能的物体。见教材P98图12-1-2。
有条件的可以幻灯片演示:失控的汽车常常容易撞倒路旁的柱子、广告牌;呼啸的海浪有时会冲坏海堤,推倒房子;弹出去的玻璃球能把静止的球弹得远远的,跑动的人能撞倒别人……
这些现象说明了失控的汽车、呼啸的海浪、弹出去的玻璃球、跑动的人能够对其他的物体做功,可见它们都有能量。
2.机械能的转化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转化有关的现象。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2.通过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的观点分析力学问题的意识。
2.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二、教学难点
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小时候玩过荡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小孩具有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解答这其中的奥秘。
教学活动
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边演示边说明。
( 让小球从斜槽最上端滚下)
小球在斜槽最上端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在从斜槽上端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到斜槽最下端时,高度最小,速度最大,也就是说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所以说在从斜槽上端滚下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举出在现实生活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举例:秋千、钟摆在摆动的过程中都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举高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也在不断转化为动能,等等。
阅读教材P101,实验探究:摆球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如图12-2-3。
把小球从B拉到位置A,松开手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从A到B,再到C过程中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分析(如图12-2-3)归纳总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