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鄂教版,用好新教材

作者:湖北黄冈武穴市大金中学 涂雪武  时间:2006/2/21 9:55:25  来源:湖北教育出版社  人气:3310
  我们常常把写作看作是一种个体行为,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写作又可以看作是一种集体行为,我们进行的是一种写作训练,不是一种创作,这种训练为的是提高我们的能力。个体写作不困难,可以通过集体行为来解决。在集体活动中思维得到碰撞,师生、生生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正是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意义所在。鄂教版作文教材为体现这一教学理念作了大胆尝试。在作文指导中,编者经常提醒学生在自主的同时可以寻求合作。例如:“你可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把自己写的作文给他们看一看,请他们说说哪里写得好,哪些地方还有问题。”“一时觉得为难,可以问问老师,问顺同学,请他们出一个注意。”这样一些提示语大量出现在作文指导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为老师教学提供了一种示范性建议。这应该是鄂教版作文教材编写的一种新的尝试。
  总的说来,鄂教版写作教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活动、开放的写作学习平台。但任何教材都只是一个有限的载体,“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如何使用这套教材,不断开发它的教学功能,则是摆在广大老师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四、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
  鄂教版语文教科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要求,编写了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共设计了22次活动,七、八年级每册书四次,九年级每册书3次,依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进行编排。每次“综合性学习”都有一个情境话题,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强化了学习与探究的价值。
  (一)鄂教版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构成及具体安排
  1、鄂教版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构成。
  具体体现为:三个层面,多种方式。
  ①三个层面
  乐于参人(态度);组织活动(行为及过程);交流与展示(成果)。
  ②多种方式
  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如办刊、办报、演出、辩论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搜集信息资料,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查找资料、调查访问、讨论分析、整合信息,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2、七~九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安排。
  七年级和八年级各册书安排4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九年级各册书安排3个综合性学习专题。具体安排如下:
  七年级上册:“童年的游戏”、“中秋佳话”、“走进奥运”和“科技发明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有趣的汉字”、“春游计划”、“我心中的英雄”和“邮票上的学问”。
  八年级上册:“名著推荐”、“流行歌曲的歌词”、“成语探究”和“我们的小报”。
  八年级下册:“我的作品”、“唐宁诗词中的……”“家乡的老照片”和“对联研究”。
  九年级上册:“珍爱生命”、“为了家乡的发展”和“走上舞台”。
  九年级下册:“中国的老玩意”、“我的发现和创造”和“走近鲁迅”。
  (二)鄂教版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话题呈现,贴近生活
  鄂教版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编写,与本套教科书以话题结构单元的编写体例一致,以一个话题为凭借,展示学习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力求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乐于探究的愿望,如“童年的游戏”“走进奥运”“流行歌曲的歌词”“走上舞台”等,有些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如“科技发明的影响”“家乡的老照片”“为了家乡的发展”和“珍爱生命”等;有些话题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经典,以加强文化修养,丰富文化积淀,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走近鲁迅”“名著推荐”“唐宋诗词的……”“成语探究”和“对联研究”等。
  2、突出“语文”,兼顾各科
  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姓“语”,突出语文的特点;其二,以语文学科为主开展跨学科活动或教学。鄂教版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从话题的设计、方法的提示、活动的要求到评价的标准都凸现了这一特点。如“成语探究”“对联研究”“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国的老玩意”“走近鲁迅”等内容的设计都能遵循语文教学的宗旨,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与语文有关的研究话题,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思考、探究这些话题,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濡染文化气质,提升文化素养。
  3、照应阅读,相对独立
  在以往的语文教科书中,语文实践活动以文体教学模式为基础,或编排在阅读单元之间,或集中编排在全册阅读课文之后,与阅读内容毫不相关。而在鄂教版教科书中,综合性学习与单元阅读在内容上是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呈若即若离的形式。有的与单元阅读内容互相勾连、密切照应,使综合性学习成为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话题是“英雄”,综合性学习设计为“我心中的英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话题是“生命的颂歌 ”,综合性学习设计为“珍爱生命”。有的以阅读单元中的某一篇课文内容为基础,加以深化。如七年级上册的“童年的游戏”就是从第一单元《一起长大的玩具》-课拓展而来,“走进奥运”则是从第三单元《体育颂》延伸而来的。这样的设计还有不少。如“中秋佳话”“科技发明的影响”“唐宋诗词中的……”等。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实现了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把从阅读教材中获得的认知方法和价值判断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当然,综合性学习也不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它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单元阅读内容没有什么关联,在学习形式上也各有侧重。
  有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习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习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问题,培养学习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比如,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走近鲁迅”母课题下,又设计了几个子课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