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7
- 资源简介:
约3520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 “确凿、菜畦、桑葚、轻捷、蟋蟀” 等词语,掌握其读音、字形和意义。
学习默读,提高默读速度,在默读中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理解文中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品味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童年的趣事,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并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珍视。
引导学生认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培养学生追求自由、快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品味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描写,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理解作者对两种不同生活的情感态度,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对童年的怀念。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如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和对先生的敬重等。
探究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所传达的深层意义。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文中重点段落和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鲁迅的相关资料,包括生平、作品等。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3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播放罗大佑的《童年》,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充满童趣的图片(如孩子们在田野里玩耍、捉蝴蝶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听着这首歌,看着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吗?你们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呢?(请几位同学分享,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今天,我们要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及作品简介(5 分钟)
(1)利用课件展示鲁迅的照片和简介,向学生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